有名話說的好:教育孩子不是競技,沒有輸贏,有的是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的感染。"
英國科學家曾經研究證實:13-15歲孩子,更熱衷于刺激的危險的行為,最容易出現打架、叛逆、學壞、不愿跟父母交流等。
家長一說讓干什么,孩子立馬說“不”,此時的家長就非常生氣,認為孩子不聽話,不乖,跟家長頂嘴。
聽到孩子說“不”時,家長應該高興:孩子長大了,有了自我意識,開始有主見,想去創造屬于自己的世界了。
但是,并不是所有的家長都懂得這個道理,大部分家長不能夠接住孩子成長的信息。如果家長接住了,孩子就會煥發新的生命力;接不住,成長對孩子來說就是一劑毒藥。
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“依賴共生”,意思是一方由于各種原因,自己不能獨立生存,轉而依賴另一方;而另一方,成全或享受對方的依賴,對對方進行過分地或強制地照顧,從而獲得“被需要”的價值感或掌控感,這樣,兩者就建立了依賴共生關系。
例如:我們會經常說孩子這不好,那不好,長大后咋辦等,而13-15歲的孩子是人格轉折期,他們更渴望得到外界的關注,而不是控制,也再不想當乖孩子了,他們聽到這話后就會反抗,表現出“我是對的,或者說我的事情我作主”的狀態來。此時,孩子的反抗并無惡意,內心依然深愛著父母,他只是在尋找當下的自己,并確定自己應該如何做。
人格上的逆反是孩子在尋求成長的自我平衡。
此時的孩子與父母沖突時,怎么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表達,是孩子很難把控的,有時會表現出很強的攻擊性,行為粗暴,把父母氣的不知所措,不顧及父母的感受,我們經常把這時候的孩子說成是“叛逆期”。
所謂的反抗,不是不愛,只是想用尊重自己的方式長大。
紀伯倫在《先知》中寫道:孩子其實并不是你們的孩子,他們是生命對自身渴求的兒女,他們借你們而生,卻并非從你們而來。
家長是孩子的引路人,不是孩子的掌控者,現在也不是孩子被打著長大的時代了,但并不是所有的父母懂這句話。有很多孩子由于父母處理方式不當,最后出現厭學、離家出走、自殘、傷害別人等。
13-15歲的孩子三觀還沒有真正形成,對事情的判決還欠妥,家長用生冷的語氣將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孩子,他們有時會不理解。
2020年9月17日,武漢市江夏區一中初中部九年級一男生,只因與另兩名男生打撲克,老師叫三名男生的家長來校配合管教,這位男生的母親生氣暴力管教,在走廊扇了幾個耳光,孩子等母親走后,靜默2分鐘,從走廊跳樓身亡,看來孩子對家長有多么的絕望。
花季少年隕落,多么令人痛心,扼腕嘆息啊。家長怎么處理和孩子的矛盾,怎么對待孩子犯的錯是有多么重要。
以暴制暴,是悲劇的開始。
如果能跟孩子好好溝通一下,尊重孩子,注重場合,給孩子一個解釋的機會,悲劇不會發生。榮格曾經說過:健康的人,不會折磨他人。家長的態度是孩子命運的風向標。
父母應該做到的:
1、 注意對孩子的底線,讓孩子知道行為的界限
13-15歲的年齡,正是年少輕狂的時候,父母要引導孩子,讓他知道什么該做,什么不該做,才能更好地知道什么能做,不知道規矩和底線的孩子是不會長大的。有了底線就有了范圍,紅線以內,孩子可以盡情探索、實踐,紅線以外不可逾越。
2、 接納孩子的當下,給予愛和關注
作家周國平說過:“愛孩子是一種本能,尊重孩子則是一種教養?!?/p>
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,你怎么對他,他就怎么對你。孩子有異樣,說明榜樣出現問題了。做孩子的觀察者,及時反思自己,方能幫助孩子。接納孩子的現狀,才能陪孩子共同面對生活的風風雨雨。
3、 做自己,給孩子精神解綁
中國社科院教育研究所的一項統計表明:我國陪讀孩子的比例越來越高。家長對孩子事無巨細,犧牲了自我成長,把精力全部投注孩子身上,讓孩子背負著巨大的精神壓力負重前行。而孩子要的,不是父母的眼睛,是來自父母的能量。父母有光芒,孩子有力量。你希望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,自己就去做什么樣的人,做好自己助推孩子成長。
作家柳青說過: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,但關鍵的常常只有幾步,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。13-15歲的孩子正是人生的一個分水嶺,成長的黃金期,也是孩子普遍比較迷茫的階段,我們要給孩子足夠的尊重、成長的陪伴、智慧的指引,讓孩子愛的環境下慢慢健康長大。